認股證及牛熊證教學文章 牛熊證揀收回水平外 不宜忽略其他條款

目錄

牛熊證揀收回水平外 不宜忽略其他條款

中保監允許內地保險資金南下參與港股通試點,市場憧憬資金湧港,恒指上周五突破24000點關口,成交逾千億元。惟美國聯儲局官員暗示最快於本月加息,上周五晚美股急挫近400點。好淡消息交錯,後市波幅或有擴大機會。港股踏入9月以來急升,吸引資金高位看淡。由9月1日至上周五止,恒指熊證連續七日錄得淨流入,累計金額逾2.7億元。

周一市況逆轉,資金轉倉活動亦見頻繁,即市觀察熊證陸續見資金平倉獲利離場,並轉至牛證看反彈。

投資者揀選牛熊證時,最常見是由收回水平入手,再於該區域中選擇較「便宜」的產品。但何謂「便宜」呢?投資者若單單比較產品的面值而忽略了其他條款上的差別,這樣的篩選並不全面,更有機會影響往後的策略與潛在回報。
取一隻收回價處於22900點的恒指牛證(68671)來說明,行使價較收回價低200點,即22700點,換股比率10000,槓桿比率45倍。我們假設市場上有另一隻換股比率12000,收回價同處於22900點,而其他條款相同的牛證A,將兩者作比較。

注意換股比率

(68671)本週一收報0.052元,而牛證A基於換股比率較大,其理論價格約為0.043元。表面上看,A牛證的面值較吸引,惟根據「槓桿比率=相關資產價格/(牛熊證價格x兌換比率)」公式計算, 理論上A牛證槓桿比率約45倍,跟68671的槓桿相若。由此可見,即使A牛證面值較68671低,兼收回水平相同,投資者即使看中大市方向而獲利,兩者回報表現卻相若。此例說明投資者不能只看面值作取捨,而應考慮於選取收回水平後,比較每隻產品的槓桿,並選取最高槓桿者選擇,以確保於同一風險下(即相同收回水平)獲得最高的潛在回報(即槓桿效應)。

此外,以上提到的換股比率亦會影響牛熊證的敏感度。例子中兩證的最小跳動格數為0.001元,其中換股比率10,000的(68671),其敏感度較換股比率12,000的A牛證高。另一方面,假設所持牛熊證被強制收回,雖然兩者的剩餘價值按點數計算相同,但金額則會略有分別。再以上述例子說明,假設於剩餘價值觀察時段內,指數觸及收回水平後立即回升,兩隻牛證剩餘價值雖均為200點,但換股比率10000的牛證可收取的剩餘金額計為0.02元(200點/10000),而換股比率12,000的牛證則不足兩仙(200點/12000)。

由此可見,即使投資者以收回水平及面值作為首要選擇條件,但為了較全面地制訂入市策略,亦不宜忽略其他條款細節。



上一則: 北水流向主導市場 留意活躍股份相關數據
下一則: 成交非關鍵 宜多方面衡量產品質素